從開始創作至今,我大約有500首的歌詞作品,所謂中國風的歌曲大概只占總創作量的六分之一。但大家對我所創作的歌詞作品印象最深刻,或者最容易引起討論的恰恰是“中國風”創作。個人理解,大家對這六分之一的“中國風”作品的關注,...[詳情]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臺灣影響最大、水平最高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大眾學術普及叢書。此后圖書一版再版,加印不斷,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人。大陸九州出版社引進后,經一年多時間編輯,今年起陸續推出簡體增訂新版。[詳情]
2月28日,國務院臺辦等多個部門發布實施《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條”),涉及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其中多條涵蓋有關兩岸影視交流與合作內容。[詳情]
大陸日前發布的31條惠及臺企臺胞新措施中,有多項舉措涉及臺灣影視業,引起業界強烈反響和關注。14日,近百名臺灣影視文化業界人士齊聚“立足臺灣、前進大陸——如何布局兩岸影視市場”座談會,與會人士認為,大陸惠臺舉措是臺灣影...[詳情]
好書店有自己的自信與信仰,其實每一個人一輩子都在追求新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越來越聰明、成熟,因此對知識的渴求是不會停止的。無論是對學術知識、還是對應用類知識的追求,例如大家會通過美食書籍獲得做美食的方法、通過旅行書...[詳情]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商界人士在英國Outlet看到陸客大買特買,稱陸客“有錢就是任性”,看在臺灣購物店業者眼里卻是“心在滴血”。依據臺“交通部觀光局”最新調查顯示,2016年赴臺陸客198美元,且人數眾多,陸客減少造成旅...[詳情]
沒有明星、不是名團的小眾演出如何賣出好票房?國際高冷演出,如何“勸”觀眾進劇場?如何既保持藝術總監的“怪品位”,又讓觀眾為你的選擇買單,并在下一次還自愿買票?這是每一位國際藝術節或大型劇展運營者心中最為之神傷的事情[詳情]
臺灣有松山、華山、四四南村等幾大知名文創園區。園區內不時會開展一些文創類活動,吸引市民和游客參觀。但是,并非臺灣所有地區的文創產業都能像這些文創園區那樣保持一定的人流量。像臺中、臺南、花蓮、臺東等地,很多文創園區都...[詳情]
當漫畫首次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辦展,正在積極籌辦此事的鐘孟舜,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的時候,談得最多的,是動漫產業的“商業考量”。從動漫的創意跨界,到近年在國內十分火熱的水墨動漫,多年前就曾用水墨創作動漫的他表示...[詳情]
當文創遇見銅藝術建筑論壇4日在臺北舉行。約150名兩岸文創界代表匯聚一堂,圍繞現代文創理念如何融入并激活傳統產業、傳統工藝等議題交換意見。與會代表認為,大陸的“雙創”熱潮、“一帶一路”建設等正在給兩岸文創帶來合作新機遇。[詳情]
2017京臺文化創意產業展4月26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精彩亮相。為期四天的展會以“交流、合作、發展”為主題,設置工藝美術、書畫藝術、文博衍生產品、圖書文具等主題展區。其中,著名畫家繆法寶創作的《阿里山之晨》和楊建臣創作的《...[詳情]
4月19日下午,“第八屆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展”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開幕,以“互聯網+絲綢之路文化文物 IP 設計產業對接”為主題,擁有展覽與對接會兩種模式,展會將持續至4月23日。[詳情]
專門經營島內旅游的永嘉旅行社總經理任培義表示,對于這起不幸事件非常難過,但身為業者必須沉痛指出,臺灣民眾長久以來期待小確幸的心理,造成部分旅游業者削價競爭,民眾自以為撿到便宜貨,殊不知危險就藏在小確幸。[詳情]
業者在政策下討生活,“小心”也沒用。當下看來,臺灣當局將旅游業并入“新南向”,對大陸市場嘴上調著油、心里揣著刀,頭等大事是“去中國化”。有媒體幫腔稱“只有不長進的業者才會做不到生意”,不知業者敢不敢回嘴:“只有不負...[詳情]
行走臺灣,從出租車司機到景點店家,幾乎在辨識記者大陸口音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抱怨陸客不來,生意一落千丈。有多不理想?據臺媒報道,今年首周陸客來臺旅游人數持續下滑,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以上。[詳情]
第53屆金馬獎11月26日晚在臺北舉行頒獎典禮,臺灣演員張震作為開場引言嘉賓,帶領眾人重溫《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部25年前的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在張震看來像是一道光,引領他進入電影世界……[詳情]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大學生化所教授郭明良多篇論文,遭質疑違反研究倫理,臺大校長楊泮池也牽涉其中,事件越演越烈。不少“立委”痛批,臺大此次論文造假風波,凸顯出高教過去長期追求論文數量的結構性問題,根本問題不解決,臺大...[詳情]
在臺北搭乘出租車,一聽到記者標準的普通話,不少司機會主動聊起大陸。他們之中有人已多次前往大陸觀光,有人正在計劃大陸之旅。語言相通、風俗相近、相距不遠……這些都是他們選擇大陸之旅的理由。[詳情]
“如果說過去10年是中國動漫業發展的1.0時代,那么今后動漫產業的主要任務就是轉型升級,進入到內容創新、融合并舉發展的中國動漫產業2.0時代。”馬力表示,這還需要國家產業政策扶持以及相關行業的共同努力,真正創造出有國際影響力的...[詳情]
“守望精神家園——第三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9日在臺北拉開帷幕。該活動主辦方表示,希望讓更多臺灣民眾了解廣東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化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詳情]
對于引發的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稱,觀眾要尊重臺北故宮的做法,按規矩做事。聯合新聞網稱,“比起歐美游客,難道華人游客就是不受教、不文明,不知道開閃光燈會傷害千年文物嗎?當然不是”。[詳情]
臺媒稱, 在激烈競爭下,未來在大陸被淘汰的主題樂園,絕不會只有大陸的品牌,即使是國際著名品牌,若在大陸“水土不服”,也未必會成功。“土洋大戰”雙方各擅勝場,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詳情]
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國家話劇院與北京大宅門影業有限公司合作演出的話劇《大宅門》,于8月19日至20日在中國臺灣臺北孫中山紀念館成功演出,現場觀眾反響強烈,在當地掀起一股“京味兒”熱潮。[詳情]
臺灣旅游業者坦言,從今年元月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后,兩岸關系面臨不確定性,已使旅游業首當其沖受影響。不少人擔心“5·20”后,臺灣觀光業的景況可能比現在更慘。[詳情]
近日,周杰倫公開表示將要為接下來的世界巡回演唱會設計一款專屬熒光棒,此消息一出,網友紛紛驚呼“是為了正面應戰韓流嗎?”[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