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老青島人才知道的……
啤酒的“啤”字是青島人發明的!
皮扒蝦看小腿分公母,母的有籽!
“夠級”最早出現在滄口,是日語的直譯!
公主樓是丹麥王子的聘禮!
……
想從“青島小白”翻身一躍成為“青島老炮”
來海泊路52號吧
那些關于青島的“冷知識”
這里會給你答案!

青島·城事繪展覽
前段時間開街的廣興里,讓海泊路這個老街區重新煥發了活力,人氣也越來越旺,海泊路52號,便位于這個街區。
此時,這棟老里院建筑里,正進行著一場別出心裁的城市主題展覽——《青島城事繪主題展》。
這場展覽由獨立策展人王忻穎怡策劃,展出了100幅關于青島城市故事和歷史的手繪圖片,展現了青島獨特的文化景觀。

青島·城事繪作者
手繪圖片的作者叫馬達,是青島的一名大學老師,亦是一名青島文史愛好者。
“創作這些作品,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興趣!”馬達說。
“留學回來后,研究了很多有關青島的歷史和文化,很多人說青島這座城市是一個文化沙漠,但事實上這座城市有著2500年的歷史,有太多太多大家不知道的有趣故事。”
馬達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展現青島,講述青島那些標志性建筑、特色民俗、物產等背后的故事。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如果只是單純地將故事寫出來,好像還不足以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有趣,最終決定用獨特的中國風書法結合西方彩鉛手繪的方式,再配以簡短的小故事去呈現。
在馬達的小故事里,有很多關于青島的冷知識,比如,青島啤酒的“啤”字,其實是1925年青島本地人發明的,在這之前的字典里是找不到它的;

青島·城事繪展廳
再比如,公母蝦虎最大的區別在于母蝦虎的腹部有一個“王”字(腹部靠近頭頸部的位置,有三條乳白色的橫線),而公蝦虎沒有這個“王”字;

青島·城事繪作品
當然,展覽的內容可不僅僅有這些,馬達還和策展團隊們獨創了一幅巨大的彩繪青島地圖,鋪滿整個房間,讓游客可以體驗到被包裹在一整幅城市地圖里的感覺。

青島·城事繪空間地圖
馬達告訴我們,整幅地圖采用手繪的方式去創作,因為要展現的是城市的全景,所以要考慮每一條道路如何延伸、如何連接,難度很大,但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很好。
“把城市的地圖放置在一個三維的空間,更加立體直觀地展現出青島的城市景觀,很多小朋友來到這,就像跳房子一樣跳來跳去,念著地圖上的字;有年輕人結伴來這里拍照打卡,還有一些老青島在這兒拾撿昔日的回憶…”
此外,這里還展出了幾十個代表最早一波青島本地人的小泥人,以一些具象化的形態展現早期青島人的生活面貌。

青島·老青島記憶
從簡陋的毛坯房,到一個展現城市文化和歷史的空間,馬達和策展團隊們希望可以通過這場展覽,讓大家更加了解青島這座城市,知道它更多的文化和故事,進而更加喜愛這座城市。
“在欣賞風景的過程中,聽到或者了解到的一些故事,往往能記住很久很久,這也是內容和故事能夠打動人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