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RTL電視臺6月15日報道稱,德國聯邦政府當天正式開啟一項名為“重啟文化”的計劃,預計今明兩年將為文化產業恢復和重建投入總計10億歐元的援助資金。近年來,德國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和創意產業,不僅意在帶動新經濟,也試圖捍衛文化主權。
德國文化部希望這項計劃能夠幫助保留“德國獨特的文化景觀”,為從業者創造就業機會,促進文化產業振興。

根據計劃援助資金將分配到四大文化產業板塊,分別用于改建文化機構的設施;設立行業振興基金供各文化機構申請緊急援助;促進數字化轉型,比如幫助博物館設立線上展覽等;以及補貼公共文化機構及文化項目。
援助計劃中的2.5億歐元將用于文化機構的防疫設施,保證文化機構安全開放;4.8億歐元將用于中小型和私營文化機構,幫助其恢復藝術創作和運營。其余資金將用于推廣數字化項目,如“博物館4.0”等在線交互式展覽,支持聯邦政府定期資助的公共文化機構等。
據德國《商報》報道,德國有近25萬家文化和創意相關企業,從業人員超過百萬。受疫情沖擊,博物館、電影院、藝術畫廊、演出團體等相繼停業,線下文化消費市場幾乎凍結。德國政府預計,今年電影業將損失33%—72%的收入,電視及廣播行業的損失也將在11億至19億歐元之間。
此前,德國已經采取多項措施扶持文化產業,取得一定成效。今年4月針對中小企業出臺的500億歐元救助方案已幫助很多電影院、音樂俱樂部、書店、畫廊等中小型文化機構獲得了快速貸款支持,職業藝術家也從短時工作津貼條例中受益。
隨著疫情趨緩,自5月開始,博物館、美術館等機構陸續開放。記者在柏林的德國歷史博物館看到,為了防控疫情,博物館不再進行現場售票,所有參觀者都需網上預約購票,在指定時段到場參觀。博物館內到處可見醒目的指示牌,提醒人們至少保持1.5米的社交距離。

德國《時代周報》稱,聯邦政府在文化產業扶持中扮演的角色依然有待加強。通常情況下,80%以上的文化公共開支都由聯邦州和各級城市提供,每年金額近100億歐元,而各聯邦州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文化產業的援助方案。相比德國文化產業年均1700億歐元的產值,10億歐元的援助規模并不算大。
英國首相約翰遜表示,為幫助因新冠病毒大流行和封鎖措施而陷入停滯的文化藝術機構,將向其提供15.7億英鎊的資金。這是英國政府給予文化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

約翰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筆資金將為未來幾代人保護這個行業,盡管目前沒有任何演出機會,但我們將確保英國的藝術團體和劇院可以繼續維持下去。”聲明說,英國政府將通過緊急補助金和貸款等措施,為英國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獨立電影院、文化遺址以及音樂場所提供支援。
但是工黨認為這一援助“太少、太遲”,而一位保守黨高級議員表示,該計劃只會提供暫時的幫助,但藝術界人士仍備受鼓舞。
意大利政府通過的總額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中,有10億歐元將用于文化產業。

5月意大利頒布的“重啟法令”中包含大量的稅收、租金和貸款減免措施,用于幫助酒店、餐廳、旅行社、劇院和電影院等,這表明政府認為旅游和文化產業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性。
在文化產業方面,意大利政府將出資2.1億歐元幫助私營文化企業,出資1億歐元幫助約400家國有博物館,以部分彌補這些文化企業的損失。政府還將出資1億歐元鼓勵私營資本向文化產業投資,出資2.45億歐元幫助意大利電影產業。